前言
1976年9月9日,用鲜血和生命建立起来的新中国陷入巨大的悲怆中,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因病逝世。
当毛主席病逝的一瞬间,远在上海的贺子珍,似乎有了某种心灵感应。
随着消息传出,全中国各族同胞一时不敢相信——伟大领袖毛主席居然故去,他老人家不是万寿无疆吗?
曾是毛主席妻子的贺子珍,当即想去北京送毛主席最后一程。
因各种原因,贺子珍北京之行一直未能成行。
1979年,70岁的贺子珍身体抱恙,被儿女们送进了医院接受治疗。
老人家似乎都这样,当有了独处的时间,尤其身体不好时,情绪总会起伏不定,患得患失。
卧病在床的贺子珍同样如此,她想到了丈夫毛泽东。
于是,贺子珍和女儿女婿商议了一下,希望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时,到北京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1979年9月8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迎来了最特殊的一位嘉宾———毛泽东的患难妻子贺子珍。
身体不好的贺子珍坐在轮椅上,由家人的陪同,向毛主席遗容敬献了花圈,上面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然而,为了此次瞻仰毛主席的遗容,贺子珍可是事前有过约定的;最终,她却违反了纪律,突然号啕大哭起来。
那么,贺子珍与毛泽东主席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往秘事呢?
![陈慕平_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陈默!](https://www.52mingliang.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延安时期的贺子珍与毛泽东
一、威震敌军的红军女司令——贺子珍
贺子珍原名贺桂圆,1909年生于江西省永新县黄竹岭村一户书香门第之家,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
其父贺焕文曾任安福县县长,后返乡为打官司的人写状纸。
因而,少年时期的贺子珍不仅见识到了土豪乡绅的顽劣,更深刻地认识到底层百姓正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那个年月穷人经常吃不饱饭,辛苦一年,绝大部分的收入都被地主霸占。
加上封建余孽还在影响偏远山村。
穷者极穷,富者越富,炽热的阳光没有完全荡涤黑暗,百姓们热切盼着救世主的诞生。
正是从此刻起,贺子珍有了一副悲天悯人的心怀。
她既同情劳苦大众,更加嫉恶如仇。
读书时,在同学和老师的影响下,她接触到了新思想、新文化,从而生出了一颗积极奔向革命的红心,力所能及地支持国内革命斗争。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灭。
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在南京改组国民政府,窃取胜利果实;同时联合各地军阀,禁止百姓私自悼念孙中山。
怀着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和对革命的向往,贺子珍冒着被开除的危险,毅然带领学生冲破军阀与校方的联合阻挠,参加了孙中山的追悼大会。
这一年,贺子珍才刚满16周岁,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加入了革命。
随着北伐军开进永新县后,贺子珍担任中共永新临时县委常委、县妇女部部长,立志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期间,贺子珍在永新县带头剪发,鼓励大家不要裹小脚,积极宣传我党的各种政策,推动妇女及儿童解放。
经过了两年的紧张工作,贺子珍与其他团员、党员在永新吸纳了一大批立志参加革命的青年干部,为我党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随着革命工作如火如荼,敌人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想要除之而后快。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瞬间笼罩华夏大地。
1927年6月中旬,盘踞在永新县附近的反动派政府收买当地土匪武装,夜袭永新县城。
因情况紧急,贺子珍等人没有任何防范。
敌人此次夜袭抓捕了包括贺子珍兄长贺敏学在内的80余名共产党员,等于把我党在永新境内的骨干力量一网打尽。
贺子珍因被临时调到吉安担任妇女部长,从而躲过一劫。
得知家乡出事后,贺子珍派人到永新探查消息,试图与贺敏学取得联系。
贺敏学当即让妹妹速去找袁文才、王新亚求救。
随后,贺子珍立即赶往宁冈茅坪,找到了贺敏学的同窗挚友,绰号“山大王”的袁文才。
已是共产党员的袁文才得知了贺敏学被捕的消息后,立即联络王佐,率领队伍与狱中党员里应外合发起暴动,救出了被关押的共产党员。
大家暂时脱险后,袁文才对永新临时县委一班人说道:“眼下你们根本摸不准反动派到底还有哪些企图,不如去我那里暂住一段时间,避避风头。”
贺敏学、贺子珍于第二天带上100余人,跟随袁文才的农民自卫军开进茅坪,在象山庵一带住了下来。
后与袁文才、王佐上了井冈山,她成为井冈山上农民武装的第一位女战士。
说来也巧,贺子珍、贺敏学兄妹俩上山时,正好赶上了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毛泽东主席是居功至伟的,这点毋庸置疑。
![陈慕平_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陈默!](https://www.52mingliang.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毛泽东(后排左三)与贺子珍(后排右一)一起与秋收起义成员合影
不过,袁文才、贺子珍等人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比如贺子珍刚刚抵达井冈山,她利用自己的女性身份扮成村姑,赴三湾打探情况,带回了工农革命军贴在民房上的标语,证实了在三湾活动的是共产党的队伍。
袁文才与陈慕平和领导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前往三湾,与毛泽东建立了联系。
1927年10月7日,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当天晚上,贺子珍与袁文才在村口迎接毛泽东。
毛泽东与袁文才握过手,立刻就看到了面容清秀的贺子珍。
据毛主席晚年回忆,他第一次见到贺子珍时,突然感觉眼前一亮:在这绿林聚啸的山野之地,竟然有这样一位秀丽超群的年轻女性。
总之,容貌秀丽、气质超凡的贺子珍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袁文才的介绍,毛泽东得知了贺子珍的姓名,以及她之前担任的一些职务。
与贺子珍握过手后,毛泽东还风趣地说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永新县委妇女部部长,我还以为是哪位首领的‘千金小姐’,居然是党内同志。”
贺子珍虽是威震敌军的红军巾帼,毕竟当时才刚满18岁,有着少女特有的害羞。
面对毛泽东的打趣,她只微微笑了笑,便主动退到一旁,端详着这位久闻大名却未曾谋面的前委毛书记。
贺子珍对于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此人虽然清癯,显出疲惫之色,但双眼炯炯有神,有着独特的亲和感。
互相打过照面后,毛泽东与袁文才、贺子珍等人就投入到紧张的根据地建设工作中。
1927年11月初,贺子珍被调到前委担任秘书,在茅坪攀龙书院3楼办公。
恰在此时,工农革命军办的被服厂生产出用茶梓壳加稻草灰染的灰色军装。
贺子珍是井冈山上第一位穿上新式军服的女战士。
眼看各项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工农革命军前委召集永新、宁冈、莲花三县党组织负责人在茅坪象山庵开联席会议。
会上,贺子珍针对“如何重建各县党的基层组织,尽快打开割据局面”的问题,提出了:请军队同志帮助工作的要求;得到毛泽东、袁文才等党内同志的赞赏。
随后在袁文才的推荐下,贺子珍以前委秘书的身份,前往宁冈、永新两县几十个村庄进行社会调查。
二、贺子珍与毛泽东——风风雨雨十载夫妻情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并非一帆风顺,毛泽东作为“外来户”,起初遭到了袁文才、王佐等“当地人”的质疑。
说穿了,虽然袁文才王佐同意了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的要求,心中存有诸多顾虑。
他们一方面不相信毛泽东与工农革命军长久留在井冈山;另一方面又很担心毛泽东率领军队吞并自己的武装。
思来想去,袁文才与王佐决定把贺子珍推到毛泽东身边,通过“联姻”的方式彻底拴住毛泽东,让工农革命军长久留在井冈山。
袁文才、王佐认为贺子珍不排斥毛泽东,两人“联姻”之后对革命工作的进行是有好处的。
于是,贺子珍才被调到前委担任专职秘书,毛泽东常到茅坪攀龙书院过问工作,与贺子珍就有了频繁的接触。
两位年轻人接触多了,发现彼此三观符合,对革命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
在毛泽东看来,贺子珍虽是一介女流,但对于湘赣边界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有着非常详细的了解,语言天赋也非常好,工作能力绝不亚于一些党内老同志。
贺子珍则认为毛泽东其貌不扬,可对事情的认识,以及未来局势的掌控,远超自己所认识的人。
经过了接触后,毛泽东邀请贺子珍陪自己到宁冈、永新两县部分农村进行社会调查。
![陈慕平_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陈默!](https://www.52mingliang.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英姿飒爽的贺子珍
1928年春节前夕,贺子珍陪同毛泽东进行社会调查。
调查期间,毛泽东更加欣赏贺子珍工作时的风风火火,与私底下的温柔贤淑。
1928年2月18日,新城战斗结束后,毛泽东主动向贺子珍提出到象山庵整理前一次的调查报告。
在象山庵的7天时间里,毛泽东与贺子珍朝夕相处,从而产生了爱恋之情。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暴动武装来到井冈山。
没过几天,工农革命军两个团从湘南回来,两支部队胜利会师。
期间,毛泽东忙于两军会合后建立红四军的事情,疏于了与贺子珍的联系。
一晃到了1928年5月中旬,在朱老总的撮合下,贺子珍与毛泽东的恋情得到了大的发展。
1928年6月,毛泽东与贺子珍正式结为夫妻,基本上打消了袁文才、王佐二人对自己的顾虑,获得了更大的信任,奠定了工农革命军与井冈山农民武装的合作基础。
婚后,毛泽东、贺子珍从宁冈来到永新西乡的塘边村住下来,帮助农民分田。
1928年7月上旬,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
为粉碎敌人此次“围剿”,配合主力红军战斗,红四军军部交给贺子珍一项特殊任务,让她秘密潜回永新侦察敌人的情况。
接到任务后,贺子珍乔装打扮成农妇出发,到达距离永新县城30多里的一个村庄。
贺子珍首先与村里的几个共产党员接上关系,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贺子珍很快收集到大量敌人情报,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不料,当贺子珍正与村里的几个党员接头时,遭到敌人的突袭。
贺子珍急中生智,她扮成房东大娘患病的儿媳妇,敌人误以为贺子珍感染上了瘟疫,一边骂着“晦气”,一边跺着脚的离开,贺子珍侥幸躲过一劫。
等到敌人全部撤离后,她立即回到了井冈山,把情况向毛泽东等人做了汇报,为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立下汗马功劳。
此后数月,因为井冈山地区遭到敌人严密封锁,致使山上消息闭塞,毛泽东等领导干部需要及时了解外界信息。
作为生活和机要秘书的贺子珍千方百计下山收集信息,替毛泽东审时度势制定应对策略,提供许多重要帮助。
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
因部队行踪飘忽不定,对外界情况知之甚少,迫切需要了解敌人和我党的一些动向,以便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当部队行进到江西瑞金时,贺子珍带领几名战士在伪县政府找到了许多报刊,进一步明确了敌人的实力和下一步动向,才有了后面著名的大柏地战斗胜利。
眼看革命工作积极向好时,贺子珍怎么也没有想到,1929年6月22日,在龙岩召开的红四军“七大”上,毛泽东居然落选了前委书记一职,被迫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红四军。
毛泽东忍着沉重的心理打击,从龙岩来到上杭县,应邓子恢邀请,参加即将召开的中共闽西“一大”。
大会尚未开完,毛泽东突然病倒,邓子恢派人送毛泽东到苏家坡治病。
没过几天,军阀金汉鼎的先锋已抵达长汀河,距离苏家坡不到一天的路程。
为安全起见,邓子恢将毛泽东转移到永定县的岐岭山区,继续治病休养。
![陈慕平_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陈默!](https://www.52mingliang.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延安时期的毛主席与贺子珍
贺子珍由地方赤卫队护送来到永定县城以东六十里的岐岭山牛牯扑照料丈夫毛泽东。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还是不失幽默作风,他对妻子贺子珍说道:“我感觉我们结婚以后总欠你一个蜜月,在井冈山那会是非常忙碌,根本不顾上。
现在这片地方较为安静、空气清新,正好就在这里补度蜜月吧。”
这段时间是贺子珍与毛泽东成婚以来最为清闲安定的日子。
夫妻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妻子贺子珍全力照料丈夫毛泽东;丈夫毛泽东陪伴在妻子贺子珍身边,给她讲一些革命的大道理和民间小故事。
在这远离战火的山村里,夫妻二人暂时忘却了各种烦恼,如同一对普通的新婚夫妻一样,过着清平却自在逍遥的日子。
从1929年8月中旬进山至9月17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成了毛泽东与贺子珍的“蜜月”。
由于毛泽东在山村里隐居,国民党的报纸大发谣言,称毛泽东已经被“击毙”于山中。
就连共产国际都信以为真,刊出悼念毛泽东的讣告。
随着毛泽东出山,这些假消息就不攻自破了。
之后数年间,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接连三次打破敌军“围剿”。
1932年1月,毛泽东搬到了瑞金城东二十五公里的东华山居住。
东华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庙。为了宽慰毛泽东,贺子珍把庙里的一间耳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陪伴在丈夫身边,尽量让他不要去关心政治上的一些问题。
有了妻子的悉心照料和感情慰藉,毛泽东情绪很快得到平定,变得晴朗起来。
随后数年,因为党内“左”倾错误,毛泽东一直受到排挤,他与妻子贺子珍辗转江西各地居住。
1934年7月下旬至9月初,贺子珍陪伴丈夫毛泽东住进了瑞金的云石山的一座古庙里。
伴随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在贺子珍与毛泽东生活于江西的七载岁月里,他们二人相濡以沫,共生育了四个儿女。
长征前夕,毛泽东把两岁的孩子毛毛送到毛泽覃和贺怡那里,由他们秘密安置到老乡家里抚养。
随即,毛泽东与贺子珍告别了共同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踏上了突围西去的漫漫征程。
1935年底,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这对夫妻又共同生活了三年。
1939年,因为一些小事,贺子珍与毛泽东彻底分手。
三、违反纪律,贺子珍瞻仰毛主席遗容时突然嚎啕大哭
离开毛主席后,贺子珍只身前往苏联,于1947年回到哈尔滨生活。
这个时候,贺子珍没有想去见毛主席,而是想让时间来抚平创伤。
在罗荣桓元帅从中斡旋下,贺子珍回国后给毛主席写了第一封信,请毛主席批准她正在华东前线作战的哥哥贺敏学来东北接受手术治疗。
毛主席于第二天就立即回电:“考虑到华东前线战局紧张,急需敏学在职就位,现在无法前来治疗,以后有机会再考虑。”
罗元帅派自己的私人秘书把这封电报念给贺子珍听,许久之后,贺子珍对嫂子李丽英说:“毛主席的意见是对的。”
1948年,贺子珍与贺怡在沈阳见面,贺怡鼓舞贺子珍分别用中文和俄文给毛主席写了一封短信。
这次毛主席没有很快回信,而是在1950年夏天才回复。
彼时的贺子珍与女儿娇娇,还有毛岸青、贺怡等人一起准备赴京生活。
就在一行人到达山海关时,贺子珍被挡在北京的门槛外,此后她被安排在上海休养。
1953年,毛主席约见贺敏学曾提过让贺子珍再婚。
贺敏学深知妹妹的性格,他告诉毛主席“这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
当毛主席得知贺子珍病倒的消息后,他破天荒地在女儿李敏面前第一次流泪。
毛主席托李敏给贺子珍带去一封信,劝她一定要听医生的,定时看病吃药,不要抽那么多的烟。
![陈慕平_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陈默!](https://www.52mingliang.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贺子珍与女儿、外孙女
主席的来信胜过任何良药,贺子珍的病情很快恢复。
李敏为了贺子珍与毛主席之间的联系,她频繁来往于北京和上海。
正是在这个时候,主席委托李敏给贺子珍捎去了一块白手帕。(这块已经泛黄、发旧的白手帕是毛主席一直用着的私人物品)
李敏每次准备返回北京时,贺子珍总会让她带上许多“老毛”爱吃的南方新鲜蔬菜。
虽时隔近20载没有见面,但贺子珍与毛主席这份革命情谊始终没有断绝。
时间来到1959年夏,庐山会议召开,正在南昌休养的贺子珍来到庐山与毛主席见了一面,时隔22年再次相逢。
这一年的毛主席已经66岁,贺子珍也50岁了。
夫妻二人会面的时间超过90分钟,没有老套地相拥而泣,更没有握手言欢。
毛主席从生活方面询问贺子珍近些年来过得好不好?贺子珍哽咽地说道:“当年都是我不好,我那时年轻不懂事。”
临走时,贺子珍拿走了毛主席的香烟和安眠药,双方还约定下次有时间的话可以再次见面。
尽管此后毛主席与贺子珍分别两次和三次登过庐山,但这一次见面以后,毛主席与贺子珍却再也没有相见,一别竟成为永别!
1970年,毛主席最后一次登上庐山,他与工作人员聊天时突然说道:“贺子珍对我最好,长得也很漂亮,后来有病了老是怀疑别人害她,谁都怀疑,但就是不怀疑我。”
这番较为突兀的话,令在场工作人员感到有些吃惊。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因病逝世。
消息传到上海,贺子珍她双手叉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神情似乎有一些紧张,情绪也很不稳,喃喃自语道:“‘老毛’身体一向不是很好吗?为何一下子就走了?”
据贺子珍外孙女孔冬梅回忆,一连几天,贺子珍都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到了夜晚,贺子珍静静地站在窗口,望向天上的一轮明月。
说来也巧,贺子珍生日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所以她才有了“桂圆”这个小名。
1976年9月8日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毛主席恰在贺子珍生日第二天凌晨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或许就是贺子珍频繁望向明月的缘故。
![陈慕平_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陈默!](https://www.52mingliang.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贺子珍与毛主席雕像合影
当时的贺子珍考虑到身份和一些其他问题,没有主动向有关部门申请去北京送别毛主席最后一程。
三年后的1979年,刚迎来70岁生日的贺子珍突然病倒。
卧在床上的贺子珍迫切想去北京去看看丈夫毛泽东和昔日的战友。
1979年9月8日,北京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迎来了一位最特殊的客人,贺子珍坐在轮椅上向毛主席的遗像敬献了花圈。
贺子珍此次来到毛主席纪念堂,是由她的女儿女婿事先向中央有关部门进行申请,得到批准后方才成行。
临出发前,女儿女婿对贺子珍做了很多工作,嘱咐她到了毛主席纪念堂不能大声哭泣,这是违反纪律的。
贺子珍点头答应,表示会听组织的话。
可是,当贺子珍亲眼看到了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时,情绪再也抑制不住,一连串的泪水不受控制地从眼眶里流出。
虽是违反纪律,可在场工作人员却不忍心多说什么。
或许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贺子珍拿出了毛主席送给自己的白手帕,用牙齿紧紧咬着,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于是就呈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家,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却没有发出任何哭泣声。
这一刻起,与毛主席生活、工作的一幕幕浮现在贺子珍的脑海里。
![陈慕平_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陈默!](https://www.52mingliang.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贺子珍与朱德妻子康克清(右)合影
结语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有情人无法相见,而是我走了,你却独留一人在世间。
后来在家人和随行医生的劝阻下,贺子珍只在毛主席纪念堂停留了15分钟,随即乘车离开。
之后的两年时间里,贺子珍一边休养,一边与邓颖超等老战友会面交谈,身体一直不好。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病逝,享年75岁,骨灰被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27726.html